4.4 遮阳设计 4.4.1 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西向太阳辐射对夏季室内热环境影响较大,设置遮阳改善作用显著。建筑遮阳中挡板式遮阳效果最佳,但对窗口遮挡较多,影响通风采光和视野,提倡使用活动外遮阳,如遮阳百叶、遮阳帘等,垂直式、综合式遮阳也可采用。固定式遮阳装置因为简单、造价低、维修少等特点比活动遮阳使用更为广泛。然而,固定遮阳装置的遮阳效果有限,需要认真考虑选择使用活动遮阳装置。内遮阳价格相对较为便宜,便于单独设置,但隔热效率较低,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,可由设计师综合考虑遮阳形式。 4.4.2 绿化遮阳是借助于树木或者藤蔓植物来遮阳,是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美观的遮阳措施,特别适用于低层建筑,而且温和地区气候适宜,树种丰富,可选择范围广。绿化遮阳有种树和棚架攀附植物两种做法。种树要根据窗口朝向对遮阳形式的要求来选择和配置树种。植物攀附的水平棚架起水平遮阳的作用,垂直棚架起挡板式遮阳的作用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,植物叶片本身的温度并未显著提高。绿化遮阳最为理想的遮阳植被是落叶乔木,茂盛的树叶可以遮挡夏季灼热的阳光,而冬季温暖的阳光又会透过稀疏的枝条射入室内,这是普通固定遮阳构件无法具备的优点。 4.4.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。 温和A区可利用冬季太阳辐射的得热来降低供暖负荷。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规律,南北朝向的建筑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得热,主要是依靠南向窗获得尽量多的太阳辐射热。所以,在太阳辐射资源丰富的温和A区,条文中控制冬季南向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值不得过小。 对温和B区来说,夏季太阳辐射对室内热环境影响是较大的,且该地区普遍有开大窗的习惯,对综合遮阳系数进行控制可以减少夏季太阳辐射直射入室内。条文限制了夏季东、西向的综合遮阳系数,是因为夏季太阳辐射在东、西向最大。 天窗在冬夏季都能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,所以冬夏两季的综合遮阳系数限值不同,需要设置活动遮阳才能满足要求。 本标准中遮阳系数(SC)可乘以0.87换算为太阳得热系数(SHGC)。 4.4.5 夏季屋顶水平面太阳辐射强度最大,天窗需尽量避免使用水平玻璃窗,获取光线和冬天屋顶阳光的最好解决办法是使用高侧窗,因为高侧窗可以控制进入室内的阳光。天窗透光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较差,传热损失和太阳辐射得热过大,水平天窗直接面对太阳,带来了遮阳的困难,需要像东、西向窗户一样尽量避免。实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,需满足本标准第4章对水平天窗的限值要求。考虑到冬夏季对太阳辐射需求的不同,建议采用活动式遮阳为佳。